美俄天然气价格战一触即发?原来是因为这个国家-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
波兰于今年6月和11月分别从美国进口了两批液化天然气(lng)后,波兰国有天然气石油股份公司(pgnig)于11月21日与相关供应商签署长期供应合同,在2018-2022年间进口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出口的lng。
这是美国对欧洲出口天然气以来,**在受到俄罗斯控制的中东欧市场获得长期供应合同。
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媒体上出现的美国将与俄罗斯“争夺”欧洲天然气市场这一说。更加危言耸听的说法是美国将与俄罗斯爆发“天然气价格战”。
天然气“小国”打赢过价格战
确实,价格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得归功于俄罗斯在天然气出口上的定价问题。俄罗斯在输欧天然气的定价上面有一个规律,除了前苏联国家,哪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越高,气价就越贵。
例如,立陶宛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曾达到100%,俄气供应给立陶宛的价格就比给德国的价格高15%。
德国虽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大进口国,但是它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只有27%。
中东欧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深。如2016年的波兰,超过71%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匈牙利8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消费天然气的90%以上来自俄罗斯。
高昂的气价,以及俄方动辄以“断气”为威胁要重开谈判进行提价,使得中东欧对于现状极为不满。它们纷纷寻找更多的天然气来源。
2015年,立陶宛宣布从挪威进口lng,为此这个人口不到三百万的小国投资建起了昂贵的lng设备,预计如果投入全负荷运行,足够提供立陶宛国内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消费量。
此举迫使俄气与立陶宛重开谈判,*后以俄气降价20%,在未来五年继续向立陶宛出口天然气。
立陶宛依靠引进外来的lng,成功迫使俄气降价,成为能源战略多元化的赢家。那么,别的中东欧国家如果也这么做,会不会引发市场竞争,从而降低本国的外购天然气价格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来自挪威的天然气产量日益减少,供应立陶宛这样的小国还可以,但无法满足中东欧国家的大量需求。
其次,立陶宛的情况在中东欧很难复制,因为并不是每个中东欧国家都濒海,即使濒海也很难有资本实力修建昂贵的lng设施。即使有足够的lng设施,还需要考虑在全球购买天然气的性价比。
第三,在未来唯壹有潜力加大lng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但是美国lng有自己的问题。
美国天然气又贵又少
直到2015年,美国才刚刚开始向欧盟出口lng,半数供应到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和马耳他。2014年,全欧进口的lng大约有45%来自卡塔尔,38%来自北非。
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稳定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2016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增加了12.5%,达1783亿立方米,占全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0%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在2016年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只有16.8亿立方米,不及俄罗斯对欧盟供应量的1%。2017年上半年美国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2.8亿立方米,俄罗斯则对欧洲出口957亿立方米。
美国对欧洲出口lng总量如此之少,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出口受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困扰。鉴于美国的lng主要出口设备要在2020-2021年之间才能陆续完工,美国对欧出口天然气总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快速增加。
即使在波兰,规划中的lng设施全部建设完成,一年*多只能接收16.2亿立方米天然气。波兰一年自身就需要消耗150亿立方米天然气。
而且,美国lng运输到欧洲的成本较高。到2017年6月,美国输中东欧天然气价格大约在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7美元左右,而欧洲天然气交易价格一般为每百万英热单位5-6美元。
从经济方面考虑,由于东亚存在着高天然气溢价,其价格可超过每百万英热单位9.5美元,这使得美国对这一地区出口lng更加有利可图。
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他并未表现出对欧洲出口能源的特别热情,也并未致力于推动签署美欧之间的能源合作协议。
波兰从美国购买的lng价格虽然没有公开,但普遍预计其价格将高于俄罗斯天然气价格。*大胆的推测竟然认为美国气价将是俄罗斯气价的两倍以上。
因此,处于市场价格和产能瓶颈考虑,在短期之内,美国的天然气将不会大规模出口到欧洲,并与俄罗斯形成竞争关系。
普遍预计,要到2020年,来自美国的天然气才会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俄罗斯输欧天然气价格。
波兰:我有一个大国梦
然而,在地缘政治方面,波兰尝试进口美国天然气的做法正在影响着整个欧盟的格局。
在2007年开始投资兴建lng设施以来,波兰一直宣称其进口的lng将不仅供给国内市场,也将供给其余对俄天然气依赖性较高的国家,如匈牙利和乌克兰。
为了保证成为地区能源中心,波兰还在游说挪威,建立一条从挪威通往波兰的天然气海底管道。
不仅如此,波兰还在极力反对“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北溪二号”是“北溪一号”管道的后继计划
“北溪一号”是2012年欧盟多家能源公司与俄气修建的一条海底天然气管道。它绕过了波兰直接在德国上岸。
2015年俄气提出在“北溪一号”的路径上修建**条通往德国的输气管道,被命名为“北溪二号”。这条管道要是建成,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天然气输气量将达到每年1110亿立方米。
如果“北溪”管线全负荷运转的话,俄罗斯对欧洲输送的天然气半数以上在德国上岸。这将显著降低通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向中东欧输气的强度,削弱中东欧国家的天然气议价能力。
出于对中东欧国家利益的平衡考虑,欧盟在“北溪一号”建成后限制俄气在这条管道上的输气量,使之*今每年只能输送225亿立方米天然气,是原定产能的一半。
波兰人以此为理由,认为“北溪一号”都没有吃饱,完全没必要修建“北溪二号”。
在这个问题上,波兰与“北溪”管道的既得利益者德国发生了冲突,并在欧盟总部引发了分歧。
今年11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建议,希望能够将全欧盟境内的所有天然气管道建设审批权由成员国交给布鲁塞尔审议。此举如能成功,等于剥夺了德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主权。
欧盟理事会主席、波兰前总理图斯克随后表示了同样的意愿。
中东欧国家、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站在了一起。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以97:2的优良多数通过议案:哪个公司为俄罗斯出口天然气管道提供融资,就制裁这家公司。
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对波兰的做法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强调“北溪二号”完全是用于商业目的。
一边进口美国lng,一边阻止“北溪二号”的建设,波兰通过狙击俄罗斯天然气的方式,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中东欧天然气多元化桥头堡和该地区*有能源影响力的国家,这一目的已经无需遮掩。为此,即使从美国进口天然气真的是从俄罗斯进口价格的两倍,波兰仍旧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西欧国家虽然愿意推动能源来源多样化,但并不愿意牺牲能源的经济性来推动这种多样化。而且法德等国家因为肩负减排承诺,将会消费更多天然气,对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性将有所增加。
中东欧和西欧在能源问题上的立场泾渭分明。
对于中国来说,中东欧和西欧在能源问题上的争执或许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迫使俄气在西方受挫后转向东方寻找市场。
2018年,中俄天然气管道将会建成供气,以每年380亿立方米的总量稳定供气30年。饱受亚洲天然气溢价之苦的中国,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